又到过年放假的时候了,这几天总是想起前两年回家过年时的一个画面。
放年假在家,有一次玩到很晚才回家,估计是夜里一点多了。快到家门口时,我尽量放轻脚步,刚想敲门我停住了:村子里的深夜显得非常的宁静,我想夜应该非常深了。我不想再像前几天一样吵醒父母,刚想轻轻地走到窗前,叫哥哥帮我开门。还未转身却听到了妈妈熟悉的声音:“津,可是你回来了?”声音里夹着担忧、关心,带着慈祥、欣喜,还有一直悬着的心放下的踏实,而且语气很肯定。接着便听到父亲咳嗽的声音。。。就在那一刹间,我好像定格了:就像是饥寒交迫的游子在黑夜中走了很久很久,突然看到母亲点着灯在前路等他归来。我感到内心一下灼热起来,鼻子酸酸的,是否无论我们年纪几何,在母亲面前永远都是孩子,而母亲对儿子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?记得从懂事起我就没有哭过了,也几乎没有想哭的冲动,但在母亲面前,我的感情很原始,没有掩饰,没有虚伪。
回想起来,我现在也不清楚母亲是如何得知我回家的时间。是母亲与儿子心灵相通,还是因为母亲心里的牵挂,让平时早早便睡下的她在半睡半醒间细细察觉着我的归期,辗转无眠?
过年期间,我在家度过了半个月的假期,但是几乎每天我都是凌晨归家,那段时间,母亲必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好觉。母亲也没有午睡的习惯,我分明记得母亲在午饭后满脸的倦意。
记得来深圳前一天在家收拾行李,妹妹很是诧异地问我是否在家吃晚饭,我问为什么这么惊奇?妹妹脱口而出:“这个假期,你基本都是夜里十二点后才回家的。”妹妹的话让我沉默了好长时间。每年只有春节我才回家,也就是说母亲只有过年时才能看到她亲爱的儿子,而我在家不但没有让母亲享受家人团聚的喜悦,反而让母亲更加地操劳!
所以后来,只要春节回家,我都会尽量回家吃饭,晚上我都要坚持早早回家,因为我知道母亲喜欢看着她的儿子狼吞虎咽地吃饭,喜欢看着围坐在一起的子女们说着外面新奇的世界。同学聚会,朋友聚餐,总会有朋友邀请我促膝长谈,或者到网吧通宵夜战,而我已学会婉言谢绝,坚持回家。因为我知道家里还有母亲在牵挂着我,而我再也不能让她为我担忧,为我夜不能寐。
母亲的伟大源于点滴的无私奉献,虽然她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式劳动妇女,身上也有很多旧时代留下的印迹,没有进过学校,没有读过什么书,但是她对母爱的诠释却是完美而伟大。我很庆幸我有位非常淳朴的母亲,她用爱与奉献言传身教,让我更加地珍惜家庭的温暖与亲情。
或是亲朋,或是好友,我们每个人都不会缺少。但是能在每个深夜都牵挂着你有没有回家的,那个人一定是母亲!(文/开发部 钟志津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