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康冠科技集团
选择语言
首页
人生下半场,要活得出质感
( 文章来源:康冠公司   /   发表时间:2019-06-30 19:41:58 )

正如有人所说,到了一定年龄,要寻求的应该是一种平凡自在而不失格调的状态。从青年到中年,人生已然行至下半场。无论曾追求过什么样的繁华,接下来的路,让自己回归本真,活出质感,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
活出质感,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前不久,与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相聚,惊奇地发现,她居然爱上了茶艺,聊起好茶来也是津津有味。而在我曾经的印象中,她一直是属于各种饮料咖啡不离手的人。不仅如此,她还一改之前爱熬夜的习惯,过上了十分有规律的生活,每天十点前入睡,清晨五点醒来。说起兴起处,还不忘开玩笑地问,我有没有注意到,她的气色变好了许多。

当然有。准确来说,这应该是我们相识十多年来,我所看到过的状态最好的她:没有焦虑,没有不安,而是周身透着一股心定神闲的气息,让人与之相处起来,也仿似如沐春风。   “你也知道,我以前什么都想求最好的,反而时常觉得不开心,不像现在,拥有的都是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,那种感觉,才是真正的愉悦和满足。”

确实。人生有很多烦恼,正是在于一味盲目追求,却在不知不觉中错失了许多真实可期的美好。只有丢掉那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,才能看清自己的真正所求。因为,真正能让我们快乐的,并不是拥有得越来越多,而是留下的都是适合的。

活出质感,是拥有自在随心的生活态度

热播剧《都挺好》中,年轻时备受父母轻视的苏明玉,最终选择了放下内心的芥蒂和怨恨,和自己年迈的父亲和解。电视播到剧终时,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在为她的这个选择感到不平,我却觉得,这是她在走过人生半程后修炼出的豁达。

奥黛丽·赫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人,更重要的是,有能力自我恢复,自我复活,自我解救,自我救赎;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,更不要责备任何人。活得越久,越会发现,所有的经历都自有它的缘由,所有遇见都自有它的意义。得不到的,就释然一笑,将它放下,任它过去;想追寻的,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付出,但对结果要顺其自然,不必过分强求与期待。

对莫虚有的误解与成见,不必急于解释,相信时间自会给出答案;对伤害自己的人与事,且多一份宽容谅解,不是为了放过别人,而是为了放过自己。就像作家蔡澜曾说过,我们年轻的时候,都喜欢嫉恶如仇,逐渐变成中年人,又踏入老年后才知道,交友之道,就在于原谅对方。

活出质感,是接纳独一无二的自己

主持人采访了很多年轻人,想让他们用四个字来形容现在的自己。结果出人意料的是,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负面且消极的词汇,如乱七八糟,一塌糊涂,得过且过等等。这大概是很多年轻人的通病,似乎总是对自己有各种不满意,总是很难认可并喜欢自己。但其实,只有在走过很长的路之后,我们才会知道,自己曾经拥有的,是无比宝贵的青春时光。

什么才是人生最好的阶段?不同的人心里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答案。而对于每一个中年人而言,也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:没有完美的人生,只有属于自己的人生。所谓活得通透,就是不攀比,不伪装。知道自己哪怕再平凡,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自己,无需羡慕任何人。白岩松曾无比感慨地回想起过往:我20岁的时候容易活在明天里,但是现在,我努力的克制自己,既不活在明天也不活在昨天,我善待每一个今天。真正的成熟,不是为了追求所谓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否定现在的自己,而是懂得转过身,向内欣赏自己的优点,悦纳自己的缺点。

活出质感,其实就是一个认识生命,感受生命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得以看清自己的存在,找到心之所向,并得以活出自己的意义和价值。(文选自念念沐心)